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养兔 》 >巧法防治兔虱

巧法防治兔虱

             

摘要

兔虱病的病原体为兔虱,是寄生在兔皮肤外表的一种寄生虫,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慢性发病。在阴暗、潮湿、污秽的环境中,兔容易发生兔虱。1临床症状兔虱咬兔的皮肤时会分泌出一种毒性唾液,刺激兔皮肤的神经末梢,引起发痒。兔子常用嘴啃咬或用前爪抓发痒部位。咬破或抓破皮肤,皮肤上有微小的出血点,溢出的血液干后形成结痂,因而易脱毛、脱皮、皮肤增厚和发生炎症等。拨开兔子患部的被毛,检查其皮肤表面和绒毛的下半部,可找到很小的黑色虱,在兔绒毛的基部可找到淡黄色的虱卵。兔虱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病兔食欲不振、消瘦及抵抗力减弱。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养兔 》 |2011年第8期|26|共1页
  • 作者

    冯雪;

  •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大安13131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兔 ;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