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17例组牙功能(牙合)个体后牙磨道斜度变化趋势分析

17例组牙功能(牙合)个体后牙磨道斜度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

目的:应用组牙功能(牙合)天然牙列模型的三维图像,观察不同个体“磨道斜度”的差异;不同牙位后牙“磨道斜度”的变化趋势;同一个体随磨耗进展“,磨道斜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拥有十年前后完整牙列模型的研究对象17名,平均年龄56.5岁。使用三维光栅扫描系统ATOSⅡSO扫描模型,获得三维图像。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12进行模型三维图像的测量和分析。测量研究对象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磨道斜度”值,统计分析“磨道斜度”变化趋势。结果:不同牙位后牙的“磨道斜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论十年前还是十年后,无论左侧还是右侧,均存在从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磨道斜度”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研究对象“磨道斜度”值差异同样有显著性(P<0.05)。十年前后,研究对象的“磨道斜度”值改变方向不一致,部分研究对象左右两侧变化不一致。结论“:磨道斜度”具有个体差异;同一个体从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磨道斜度”逐渐减小;同一个体随时间进展“磨道斜度”值变化方向可能与个体(牙合)运循环范围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