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检查2586份标本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溶血标本与合格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 586份标本中发现不合格血检样本18份, 发生率为0.70%(18/2 586), 对不同科室来源的样本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科室之间血检样本的不合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6, P&0.05)。在18份不合格血检样本中因技术问题而发生不合格的样本所占比例最高, 达88.89%(16/18);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技术因素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明显多于仪器因素或固定因素,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3、98.52, 均P&0.05)。另外, 在技术因素中因溶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最多。对选择在输液的同侧部位或异侧部位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钾、钠、氯、肌酐、尿酸、葡萄糖检测发现, 在输液同侧抽血对上述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肌酐明显下降, 而钠、尿酸、葡萄糖等指标则明显上升(t=4.51、4.98、5.50、3.25、10.18、15.25, 均P&0.05)。溶血样本的γ-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钠及尿酸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样本, 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钾、磷、肌酐、肌酸激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合格样本(t=14.85、21.21、7.15、4.86、10.33、4.02、3.11、8.20、7.54、5.11, 均P&0.05)。从采集血液后到送至检验室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肌酸激酶及α-羟丁酸等项目的1 h后送检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 而1 h后送检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t=2.95、4.82、2.88、5.44、4.05、3.98、4.89, 均P&0.05)。结论标本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均有影响, 所以对于血液标本采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