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创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低流量给氧治疗;观察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血气水平变化、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插管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aO2、pH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3、12.56、14.71、10.82、7.88、10.14、13.20、15.63、11.48、8.3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分别为(2.84±0.42)L和(69.93±0.72)%,高于对照组的(2.69±0.39)L和(67.11±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10.7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pH分别为(77.90±1.12)mmHg和(7.41±0.10),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0.88±1.14)mmHg和(7.2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8、7.9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为(50.14±1.23)mmHg,低于治疗前的(54.26±1.1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P<0.05);观察组插管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69±1.32)d,低于对照组的(15.10±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提高Pa02,改善患者呼吸状况,降低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