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的对比

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的对比

             

摘要

目的:观察抗痉挛治疗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结构参数(MAP)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愿意接受口服抗痉挛药物治疗和抗痉挛体位摆放、痉挛肌肉牵伸训练以及拮抗肌主动收缩训练等方法治疗的患者21例。在抗痉挛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进行MAS评定,并在肌张力变化的过程中,动态观察MAP参数的变化,测量肌肉羽状角度(pennation angle ,PA)、肌纤维厚度(muscular thickness ,MT)和肌纤维长度(fascicle length ,FL)。结果所有患者经抗痉挛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MAS评分逐渐下降,PA出现下降趋势,FL出现上升趋势。MAS评分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A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L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T指标出现下降趋势,但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FL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肉结构参数(MAP)的变化规律可作为脑卒中患者抗痉挛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指标,且各参数的敏感度由于M AS量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