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早发型败血症3例,晚发型败血症53例)临床特点、血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血培养结果阳性43例,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1例,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细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33.3%,14/42);革兰阳性细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首(26.2%,11/42),其次是肠球菌(11.9%,5/42);另有真菌感染2例,为白念珠菌败血症(4.8%,2/42)。药物敏感试验方面,所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为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亦不敏感,但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对利福平均敏感;所有肺炎克雷伯菌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仅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喹诺酮类等少数抗生素敏感。56例败血症患儿治愈43例,死亡13例(包括6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病死率为23.2%。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并存在多重耐药,对可疑败血症患儿应及时行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为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应正确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