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eparin -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growth factor,HB -EGF)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大鼠模型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新生无特定病原体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NEC模型组:采用代乳品人工喂养,并给予100%氮气缺氧90 s,4℃冷刺激10 min,每天2次,连续3 d;HB-EGF干预组:在NEC模型组基础上予HB-EGF灌胃,每次800μg/kg,每天4次,连续3 d。正常对照组:鼠乳喂养3 d,不予任何干预。大鼠生后72 h禁食1 2 h后处死。取回肠末端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并评分;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色素C含量;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及凋亡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 -1)的表达。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HB -EGF干预组NEC发生率为2/10.低于模型组(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1);对照组未发生NEC。(2)NEC模型组线粒体在肠上皮细胞及肌层细胞中存在明显肿胀,基质内有多数电子透亮区,线粒体超微结构严重损伤。HB -EGF干预组有少量线粒体肿胀,损伤较NEC模型组减轻。(3)NEC模型组回肠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30±0.018与0.002±0.001,q=6.1 5,P<0.01),HB -EGF干预组回肠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0.014±0.018)较NEC模型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53,P<0.05)。NEC模型组的APAF -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1.364±0.299与0.21 5±0.033,q=15.31,P<0.05),AIF表达也增强(0.181±0.050与0.1 27±0.045,q=3.71,P<0.05);与NEC模型组比较,HB-EGF干预组APAF- 1的表达(0.455±0.1 23)减低(q=4.04,P<0.05),AIF的表达(0.289±0.045)则明显增强(q=7.32,P<0.05)。结论 HB-EGF能降低新生大鼠NEC发生率,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APAF-1表达而减少新生大鼠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