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内环口分型及临床意义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内环口分型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间,采用经脐双切口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5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0例小儿斜疝中大开口型420例(77.8%),小开口型120例(22.2%),漩涡型101例(18.8%),隐匿型24例(4.4%)。4种类型患儿均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经6个月~2年随访,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0.6%),3例第一次术中漏诊,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特点可将小儿腹股沟斜疝分为大开口型、小开口型、漩涡型和隐匿型四种类型,术中根据不同类型特点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避免术中漏诊和术后复发,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