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胆道闭锁胆汁湖形成与预后关系研究

胆道闭锁胆汁湖形成与预后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选取接受肝移植胆道闭锁患儿自体肝组织,观察胆汁湖结构,对比患儿临床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探讨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内胆汁湖形成与临床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例Kasai术后接受肝移植的胆道闭锁患儿的自体肝脏标本,8例存在胆汁湖肝脏标本作为研究组,8例无胆汁湖肝脏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从自体肝组织胆汁湖部位,肝脏左叶、右叶及肝门处取材,蜡块包埋,组织切片,应用HE染色及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胆汁湖形态结构改变;同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胆汁湖形成对患儿Kasai术后临床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研究组Kasai手术日龄(44~86 d)和肝移植年龄(216~1 095 d)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肝移植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湖多出现在肝右叶,肝左叶少见,发生于左、右叶的胆汁湖常靠近肝门部位。胆汁湖形状分为不规则或多角形和类圆形,研究组中多角形5例(62.5%),直径较小(0.5~3.0)cm,内壁被覆纤维组织,胆湖内可见结石,并有较多炎细胞浸润,胆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较重,胆管增生不明显;类圆形3例(37.5%),直径较大(1.3~5.0)cm,胆湖内结石少见,炎细胞浸润较重,胆湖周围胆管轻度增生。研究组中4例多角形胆湖患儿术后胆管炎反复发生,黄疸持续不退,胆汁湖形成早,肝功能恶化快,尤其是TBIL、DBIL和γ-GT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患儿,肝移植时间都在1岁以内。结论胆汁湖的出现是增加胆管炎发生风险的密切相关因素,出现肝内胆湖情况其肝脏功能衰竭进展较快,尤其是多角形胆汁湖,提示应尽早行肝移植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