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临床特征与治疗

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临床特征与治疗

         

摘要

目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通常于出生前或新生儿期即可获得诊断及治疗。但有一部分患儿直到儿童期甚至青春期才被诊断进而接受治疗。对于这部分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探讨较少,故本文对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年龄2~14岁)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前常规行肝肾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收集患儿的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我院共诊治年龄在2~14岁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26例,术后失访4例。就诊时常见症状依次为反复泌尿系感染10例(38.5%)、排尿无力5例(19.2%)、血尿5例(19.2%)、尿痛4例(15.4%)、尿频4例(15.4%)、遗尿3例(11.5%)、反复附睾炎2例(7.7%)。所有患儿均接受尿道瓣膜切开。22例获得随访的患儿中2例有瓣膜残留;术后临床症状好转者占40.9%,超声提示肾/输尿管积水减轻者占38.5%。结论后尿道瓣膜症并非婴儿期独有的病症。对于儿童期排尿异常者,尤其合并反复尿路感染及血尿者应尽早行VCUG检查。内镜下瓣膜切开术治疗后尿道瓣膜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部分患儿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但较多患儿术后排尿异常等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对这部分患儿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需长期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