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排便功能的初步观察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排便功能的初步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的排便功能。方法 本组28 例,年龄4 ~12 岁,手术方式为双侧髂腰肌转移盆底肌加强或替代术,术后第3 周起行康复训练,采用临床主观评定、钡灌肠以及直肠肛管测压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术后2 年以及术后5 年以上的临床主观评分分别为1.7 ±0.4 、2.5 ±0.6 、3.5±0 .5 、4 .3 ±0 .4 和4.8±0.6;客观评分分别为2.2 ±0.5 、2.7 ±0.6、3 .4 ±0 .4、4 .1 ±0 .5 和4.0 ±0.7;耻肛尾(PAC) 三角的A 角由(92 .7±7 .2)°提高到(114 .3±11 .6)°。结论 髂腰肌盆底悬吊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应制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治疗计划和肛门评定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