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针药复合组(A组)32例,对照组(C组)32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中持续及术后3次(术后6h、24 h、48 h)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术前、术后电刺激强度为引起感觉阈强度2~3倍即10~15 mA,术中麻醉期间刺激强度为30mA,刺激部位是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30 min/次;C组也以相同的装置和时间点连接在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处但以较小电刺激强度4mA进行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IA).术后6h、24 h、48 h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的用药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A组患者术后6h、24 h、48 h镇痛泵用药量及术后6h、24 h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有效按压率明显高于C组(P< 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以有效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麻醉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麻醉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教育部和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200127;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麻醉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胸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胸外一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麻醉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麻醉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肺癌; 针刺; 镇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