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脊柱骨盆参数及骨密度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的相关性

脊柱骨盆参数及骨密度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分析脊柱骨盆参数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邻椎再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KP的OVCFs患者共203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邻椎骨折将其分为再骨折组(n=96)和未骨折组(n=107),分别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D、脊柱骨盆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矢状面垂直轴偏移量(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术椎的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angle,LKA),并观察术后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水泥渗漏情况,分析上述因素与邻椎再骨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PT、SS、PI、TPA、TK、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1.039,95%CI:0.982~1.100,P>0.05);而SVA增大、LL减小、BMD降低是邻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3者的临界值依次为5.46 cm、39.5°和0.844 g/cm^(2),其中SVA与BMD呈负相关(r=-0.162,P=0.021)。结论脊柱骨盆参数SVA增大、LL减小及BMD降低是OVCF患者PKP术后邻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BMD降低也是SVA增大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