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其优缺点。观察上胸椎毗邻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走行及其与椎体的对应关系。结果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9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而头臂干内侧间隙入路(气管食道鞘与头臂干、左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只有4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的间隙只能在直视下显露T4,并且视野狭小。右喉返神经在T1,2水平从迷走神经发出,绕过锁骨下动脉斜行走向内上,在T1椎体上缘水平附近走向气管食道沟。胸导管75%在T1椎体到T1-2椎间盘水平入左侧静脉角,约50%最高点达T1水平。左头臂静脉55%平T3椎体水平从上腔静脉发出。主动脉弓主干约80%在T3-4椎间盘水平横过椎体。结论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可以很容易地显露T3和T4椎体;头臂干外侧间隙与头臂干内侧间隙相比,可多显露0.5 ̄1个椎体。但由于迷走神经穿过此间隙并在此发出心支,所以应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在右侧施行T1,2水平手术时易损伤右喉返神经。在采用左侧入路时应注意胸导管的走行,避免损伤胸导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