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小肠移植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小肠移植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摘要

目的总结小肠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将1994年至2009年6月间15例小肠移植患者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的3例患者为第1阶段,2003-2006年的7例患者为第2阶段,2007年以后的5例患者为第3阶段。第1和第2阶段患者围手术期真菌感染的预防方案采用静脉注射氟康唑,IFI的治疗以静脉注射氟康唑为主,在病情危重时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首次用量为1~5 mg/d(或0.02~0.10mg·kg-1·d-1),视患者耐受情况每日增加5 mg;第3阶段患者围手术期真菌感染的预防方案采用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IFI时,两性霉素B脂质体首次给药便达到目标治疗剂量,用量高达6 mg·kg-1·d-1,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肾功能的状况调整剂量。结果 15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发生IFI,发生率为26.7%,其中第1、2和第3阶段患者中分别有1例、2例和1例发生IFI。第1和第2阶段3例发生IFI的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于严重IFI,第3阶段1例发生IFI的患者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44 d后被成功救治。治疗期间,患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停药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3个阶段患者总体病死率为75%。结论小肠移植术后IFI是极其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两性霉素B脂质体能够成功救治IFI患者,在严密监测肾功能下,大剂量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