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移植途径的选择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移植途径的选择

         

摘要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并探讨移植途径。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收集和培养hUCMSC,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经尾静脉移植组、经肝叶移植组、模型对照组及MSC对照组。采甩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1:1)混合溶液2.5 ml/kg建立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建模24 h后,两移植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和肝叶输注hUMSC悬液,未建模的MSC对照组大鼠经尾静脉输注hUCMSC悬液,建模的模型对照组大鼠经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移植后0 h(即建模后24 h)、24 h、48 h、72 h、96h和1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移植后3 d、1周和2周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行病例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人CK18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中人CK8、CK18和AFP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两移植组大鼠血清胆红素总量(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病理观察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移植组大鼠的肝细胞再生程度明显提高,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脏病理修复作用增强。移植后3 d,经尾静脉移植组和经肝叶移植组大鼠肝组织中均可检出人CK18蛋白,表达CK18的细胞主要沿汇管区分布,之后逐渐向肝小叶中央迁移和扩散。建模后1周和2周时,经尾静脉移植组和经肝叶移植组肝组织中CK8、CK18和AFP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尾静脉移植组和经肝叶移植组的肝功能、移植细胞分化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MSC移植能改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肝功能,修复肝脏病理损伤。经尾静脉与经肝叶输注hUCMSC的疗效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