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PES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治疗的98例局限期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变部位PESC的淋巴结转移度及病变浸润深度、病变长度等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46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46.9%(46/98)。手术共清扫淋巴结833枚,100枚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12.0%(100/833)。胸上段PESC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42.9%、12.5%、0和0;胸中段PESC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8.8%、7.7%、15.7%和15.3%;胸下段PESC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0、0、27.3%和23.5%。T1、T2、T3和T4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4%、42.3%、63.9%和80.0%,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2.0%、8.3%、17.8%和25.0%;不同T分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变长度<3 cm组、3~5 cm组和>5 cm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6%、46.9%和66.7%,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5.4%、11.0%和21.1%,不同病变长度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r-A阴性+弱阳性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度为11.6%,明显高于Chr-A阳性组(4.3%,P=0.013)。NSE阳性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度较NSE阴性+弱阳性组患者有增高趋势(P=0.069)。Logistic单因素分析未发现远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局限期PES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结论PESC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多、范围广。胸上段PESC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胸下段PESC下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胸中段PESC淋巴结转移广泛。浸润深度和病变长度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