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眼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眼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摘要

目的观察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者15例1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12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7.5±11.6)岁。病程2d~43年。双眼1例,单眼14例。急性期6例6只眼,愈合期9例10只眼。急性期患者平均病程(7.17±4.62)d,愈合期患者平均病程(7.93±13.64)年。16只眼脉络膜破裂位置均位于后极部,其中累及中心凹区13只眼,多发性破裂4只眼。所有患者均行OCT检查。OCT表现分为Ⅰ、Ⅱ型。Ⅰ型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向眼球内隆起;Ⅱ型表现为RPE脉络膜反光带向眼球外凹陷。观察患眼的OCT分型情况,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RPE层的反光带完整性以及脉络膜、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形态。结果急性期6只眼中,Ⅰ型4只眼,占66.67%;Ⅱ型5只眼,占83.33%。同时具备Ⅰ、Ⅱ型OCT表现3只眼,占50.00%。表现为IS/OS反光带模糊或消失6只眼,占100.00%;表现为RPE反光带中断5只眼,占83.33%;表现为脉络膜局部变薄4只眼,占66.67%。伴发黄斑裂孔2只眼,伴发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2只眼。愈合期10只眼中,Ⅰ型2只眼,占20.00%;Ⅱ型8只眼,占80.00%。表现为IS/OS反光带模糊或消失7只眼,占70.00%;表现为RPE反光带中断1只眼,占10.00%;表现为脉络膜局部变薄7只眼,占70.00%。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1只眼,伴发黄斑裂孔2只眼,伴发神经上皮层萎缩3只眼。急性期Ⅰ型OCT表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愈合期,急性期与愈合期Ⅰ型OCT表现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期RPE反光带中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愈合期,急性期与愈合期RPE反光带中断所占比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间接脉络膜破裂伤患眼OCT主要表现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向眼球内隆起或向眼球外凹陷,IS/OS反光带模糊或消失,RPE反光带中断或减弱,脉络膜局部变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