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PET/MR-IVIM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早期预后中的价值

PET/MR-IVIM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早期预后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采用治疗前PET/MR多参数及同步放化疗(CCRT)4周后的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及其百分比变化值来预测治疗6个月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到2019年3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CCRT的58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5~78岁)。在治疗前进行PET/MR扫描,在治疗第4周末及治疗6个月后行MR-IVIM扫描复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患者分为完全反应(CR)组和非CR组。测量PET显像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治疗前(1表示)后(治疗第4周末;2表示)MR-IVIM参数[慢弥散系数(D),快弥散系数(D*),灌注分数(F),大体肿瘤靶区(GTV),弥散体积(DV)]及其百分比变化值(ΔD, ΔD*, ΔF, ΔGTV, ΔDV)。对PET和MR-IVIM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上述参数对宫颈癌的早期预后作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治疗前参数和治疗前后所有参数的组合预测模型(分别为模型1和2),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2组预测模型。 结果:58例患者中,CR组有37例(63.79%),非CR组有21例(36.21%)。治疗前MTV[曲线下面积(AUC)=0.764, P<0.01]、TLG(AUC=0.719, P<0.01)、GTV 1(AUC=0.761, P<0.01)和DV 1(AUC=0.785, P<0.01)对治疗反应有积极作用;治疗后有价值的参数为D 2(AUC=0.683, P<0.01)、GTV 2(AUC=0.861, P<0.01)、DV 2(AUC=0.891, P<0.01)、ΔD(AUC=0.723, P<0.01)、ΔGTV(AUC=0.768, P<0.01)和ΔDV(AUC=0.865, P<0.01)。治疗前的最佳预测模型为DV 1(模型1;AUC=0.785, P=0.004);治疗前后所有参数的最佳组合模型为治疗前MTV、DV 2和ΔD(模型2;AUC=0.965, P<0.001),模型2优于模型1( z=2.982, P=0.003)。 结论:接受CCRT的宫颈癌患者的早期预后中,治疗前DV 1具有良好的预测潜力;治疗后,基于治疗前的MTV与治疗后的DV 2和ΔD的组合具有优越的联合预测潜力,可为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