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新医学 》 >成人骨性Ⅱ类错拔牙矫治后牙颌结构变化观察

成人骨性Ⅱ类错拔牙矫治后牙颌结构变化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行拔牙掩饰性矫治后软硬组织、牙体长轴的变化。方法选取2002—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采用拔除四颗前磨牙完成掩饰性矫治治疗的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24例,比较其治疗前后的SNA角、SNB角、ANB角、FMA角、SN-MP角、U1-NA角、U1-NA距、U1-SN角、L1-NB角、L1-NB距、L1-MP角、U1-L1角、Ls-E线距、Li-E线距和Z角等15项头影测量参数,并与正常牙合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L1-NB距的变化量与其余14项参数的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SNA角、SNB角、U1-NA角、UI-NA距、U1-SN角、L1-NB距、Ls-E线距和Li-E线距减小,SN-MP角、U1-L1角和Z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SNB角、U1-L1角和Z角较正常参考值小,ANB角、SN-MP角、L1-NB距、L1-MP角、Ls-E线距和Li-E线距较正常参考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SNB角、U1-NA角、UI-NA距、U1-SN角和Z角较正常参考值小,ANB角、SN-MP角、L1-MP角、U1-L1角和Ls-E线距较正常参考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L1-NB距与△U1-NA角、△U1-NA距、△U1-SN角、△Ls-E线距、△Li-E线距、△L1-NB角、△L1-MP角呈正相关(P<0.05),与△U1-L1角、△Z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上下唇软组织、下前牙牙体长轴均较治疗前改善,上前牙牙体长轴较正常略舌倾,硬组织改善不明显。下前牙的内收量影响上下颌前牙的唇倾度及后移量、上下唇的突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