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6-羟基多巴帕金森病大鼠双侧纹状体提取液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

6-羟基多巴帕金森病大鼠双侧纹状体提取液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

         

摘要

目的评价6-羟基多巴(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提取液在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建立单侧(右侧)PD大鼠模型,分别配制成毁损侧纹状体诱导液(L-SC)和未毁损侧纹状体诱导液(I-SC)。三代BMSCs培养至第3天进行试验。诱导组分别取L-SC和I-SC培养BMSCs,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变化;48 h后收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面神经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酪氨酸羟化酶(TH),计数阳性率。另取部分BMSCs分别在含血清培养液(Ser-C)和无血清培养液(F-SerC)中培养,设为对照组。结果镜下观察,L-SC组和I-SC组BMSCs部分脱落,仍然贴壁的细胞失去原有外观,有的细胞具有突起样结构。Ser-C组BMSCs生长良好,F-SerC组中的BMSCs则不能继续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Ser-C组仅GFAP有阳性表达。诱导后,L-SC诱导组nestin和GFAP阳性率明显升高,I-SC诱导组NSE和GFAP阳性率明显升高,其中GFAP阳性率与Ser-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诱导组与I-SC诱导组之间GFA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TH表达。结论 PD大鼠纹状体提取液可以引起BMSCs形态学改变。与Ser-C相比,诱导后GFAP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同时出现nestin和NSE阳性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