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心房颤动对不同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结局的影响

心房颤动对不同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结局的影响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发病-溶栓时间窗内,合并心房颤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本科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根据时间窗分为3组[≤3.0 h(A)、>3.0 h且≤4.5 h(B)和>4.5 h(C)组,通过多因素分析3组患者心房颤动对溶栓后出血性梗死(HI)、脑实质出血(PH)及良好神经功能结局[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2分]的影响。结果共34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组101例(29.3%),B组157例(45.5%),C组87例(25.2%)。3组患者中,心房颤动分别占51/101(50.5%)、59/157(37.6%)和35/87(40.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2,P=0.113);HI型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17/101(16.8%)、35/157(22.3%)和18/87(20.7%);PH型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5/101(5.0%)、16/157(10.2%)和9/87(10.3%),出血转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78,P=0.370);3组间良好神经功能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101(51.5%),84/157(53.5%),41/87(47.1%),χ~2=0.913,P=0.633]。经多因素校正后发现:C组心房颤动可增加HI型出血风险(OR=1.208,95%CI 0.498~2.930,P=0.677),并发现心房颤动增加B组PH型出血风险(OR=3.757,95%CI 1.133~12.457,P=0.030)。心房颤动对神经功能结局无独立影响。结论合并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结局,但增加时间窗>3.0 h且≤4.5 h溶栓患者的PH型出血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