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纹状体区P38及GAP-43表达的变化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纹状体区P38及GAP-43表达的变化

         

摘要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经慢性间断性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治疗后纹状体区域突触功能的变化. 方法 6-羟多巴胺 (6-OHDA)脑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复方L-dopa甲酯治疗4周[按体重20 mg/(kg*d),分2次进行腹腔注射]建立异动症(levodopa induced dyskinesias,LI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组和LID组纹状体内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及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GAP-43)的表达. 结果 PD大鼠损毁侧P38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密度[(0.002 1±0.000 5)个/μm2]和面密度(0.045±0.01)均明显高于健侧[分别为(0.015 0±0.000 6)个/μm2, (0.027±0.009)](P<0.01),GAP-43阳性颗粒面密度(0.015±0.000 3)高于健侧(0.01±0.000 27)(P<0.05);LID大鼠经L-dopa治疗后两者表达进一步增多,与PD组大鼠损毁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慢性L-dopa治疗进一步促进了PD大鼠纹状体区域P38及GAP-43的高表达,可能涉及皮质纹状体病理性长时程增强的突触前机制,提示皮质-纹状体环路的突触可塑性与LID发生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