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Math1/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共转染对噪声性听力损伤豚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

Math1/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共转染对噪声性听力损伤豚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Math1基因(mouse atonal homologue 1 gene,Math1)及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nerve growth factorbeta gene,NGEβ)共转染对噪声性听力损伤豚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35只白色纯种豚鼠,制备豚鼠稳态噪声耳聋模型(110 dB SPL),噪声暴露前后分别行听觉脑干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选择噪声暴露前后听阈阈移大于60 dB SPL的豚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10只,为双基因组(导入目的基因Ad-Math1/NGFβ);B组10只,为Math1组(导入目的基因Ad-Math1);C组10只,为NGF组(导人目的基因Ad-NGFβ);D组5只,为对照组(导入空病毒)。基因转染后,进行ABR反应阈测定、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基因蛋白表达,并用电镜扫描观察耳蜗毛细胞。结果基因转染后1周,Ad-Math1/NGFβ、Ad-Math1、Ad-NGEβ在豚鼠耳蜗内成功转染,耳蜗各回膜性组织均有表达,强度基本相等;A组双基因转染豚鼠ABR反应阈恢复显著快于B、C组单基因转染豚鼠ABR反应闽;转染后2周,A组豚鼠ABR[(37.6±2.8)dB SPL]已基本恢复正常,而B、C组豚鼠ABR[(45.3±2.5)dB SPL及(47.5±3.1)dB SPL]没有恢复正常,D组豚鼠ABR没有恢复[(75.7±3.4)dB SPL],A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示:噪声暴露后可见各组豚鼠耳蜗毛细胞静纤毛融合及缺失;基因转染后1周,A组豚鼠耳蜗可见新生毛细胞出现,其他组豚鼠耳蜗未见新生毛细胞;转染后2周,A组豚鼠耳蜗新生毛细胞数量增加,B、C、D组豚鼠耳蜗未见新生耳蜗毛细胞。结论 Math1/NGFβ基因共转染在噪声损伤后豚鼠耳蜗中能高效表达,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基因转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