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定眩颗粒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管舒缩因子水平的影响

定眩颗粒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管舒缩因子水平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定眩颗粒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管舒缩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每日3次;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用定眩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后循环主要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质谱分析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DH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峰流速较治疗前提高,血管搏动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定眩颗粒可能通过干预血管舒缩因子水平,调节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灌注,进而发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的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