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摘要

肝衰竭(HF)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1]。在我国,引起HF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中,约有80%的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病情急性加重所致,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所致。在欧美国家,引起HF的病因主要是酒精性肝损伤、药物使用不当及感染等。根据HF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2,3]。祖国医学将肝衰竭归属于“臌胀”、“急黄”、“肝厥”、“血证”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ACLF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明确,由于地域及习俗的原因,不同国家的主要病因各不相同,笔者针对ACLF的病因病机整理国内外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

著录项

  •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82-384|共3页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研究生班 广西南宁,53000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研究生班 广西南宁,53000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