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常用炎性反应指标在肝硬化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成本效益分析

常用炎性反应指标在肝硬化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成本效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炎性反应指标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肝硬化合并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诊为肝硬化的住院患者,排除社区获得性感染后,选择入院48 h后出现发热的患者,根据最后是否诊断为感染,分为感染性发热组和非感染性发热组。收集其入院时(基线)和发热即刻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IL-6、PCT、CRP,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肝硬化并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的阈值,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成本效益比值(C/E)。结果共入选患者299例,男244例,女55例,平均年龄(55.1±13.0)岁。感染性发热组162例,非感染性发热患者137例。发热即刻,感染性发热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IL-6、PCT、CRP较非感染性发热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6诊断肝硬化并感染性发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95%CI:0.910~0.968),高于PCT的0.786和CRP的0.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718和9.048,均P<0.01)。IL-6最佳诊断截点为184.5 ng/L,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94.9%。中性粒细胞C/E值为38.3,CRP为51.2,但两者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PCT的C/E值为389.0,IL-6为63.4,但IL-6具有最高的灵敏度(85.2%)及特异度(94.9%)。结论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发热早期,与PCT、CRP相比,IL-6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同时C/E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