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商陆抗病毒蛋白不同结构域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

商陆抗病毒蛋白不同结构域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

         

摘要

目的比较全长和不同片段缺失型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体外抗HBV作用及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全长和不同片段缺失型P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收获生长良好的HepG2.2.15细胞,转染前1d,接种于24孔培养细胞板,培养20 h后,待细胞密度达到40%~50%时进行转染。细胞随机分为4组:pXF3H组,转染空质粒pXF3H作为对照;pXF3H-PAP12组,转染全长PAP的真核表达质粒pXF3H-PAP12;pXF3H-PAP14组,转染C端缺失25个氨基酸的PAP的真核表达质粒pXF3H-PAP14;pXF3H-PA34组,转染既缺失N端69个氨基酸又缺失C端25个氨基酸的PAP的真核表达质粒pXF3H-PAP34。转染的质粒剂量为每孔1.0μg,终浓度为2.0μg/ml,质粒DNA(μg)和脂质体(μl)的比例为1:2.5,转染72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质粒对转染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对HBsAg、HBeAg、HBVDNA的抑制率,pXF3H-PAP14组分别为56.3%、75.8%和61.7%,pXF3H-PAP12组分别为61.4%、84.2%和63.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XF3H-PAP14组细胞毒性(抑制率为10.2%)明显低于pXF3H-PAP)(12)组(抑制率为27.1%),x~2=7.7,P<0.01。pXF3H-PAP34组无细胞毒性,但其抗HBV作用也丧失,对HBsAg、HBeAg、HBV DNA的抑制率分别为7.8%、11.0%、20.5%。结论PAP的C端25个氨基酸与细胞毒性相关,与抗HBV活性无关;PAP的N端69个氨基酸与抗HBV活性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