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 >缺氧诱导因子-2α促进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残留肝癌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2α促进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残留肝癌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后残癌血管生成变化规律,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不同时间段对残余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种植于裸鼠皮下, 接种大约30d后均经HIFU治疗, 按治疗不同时间点(1、3、5、7、14、21 d和28 d)随机分为7组, 对照组为未经HIFU治疗组。在不同时间段取残余肝癌组织, 检测HI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及蛋白表达, 并检测CD31表达, 计数微血管密度。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差异进一步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HIF-2αmRNA在治疗1 d组、3 d组表达较低,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14 d组表达最高, 组间比较,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 d组、7 d组、21 d组和治疗28 d组HIF-2α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均比对照组增高, 明显低于14 d组。VEGF-A mRNA水平在治疗1~7 d内表达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A mRNA水平治疗14 d组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蛋白表达:HIFU治疗后, 与对照组相比, HIF-2α蛋白表达在治疗5 d组开始升高, 14 d组升高最为显著,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21 d和28 d组缓慢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VEGF-A蛋白表达在治疗后7 d内明显降低,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4 d、21 d、28 d组VEGF-A蛋白表达又明显增加, 与治疗7 d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 HIF-2α基因和蛋白水平在治疗14 d组表达最高, 在治疗21 d组和治疗28 d组表达降低(F = 7.641, P&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VEGF-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且一直持续较低水平至治疗7 d, 而在治疗14、28 d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F = 34.057, P&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密度变化趋势与VEGF-A表达水平一致。结论肝癌经HIFU治疗后, 短期内(1~7d)抑制残癌组织血管生成;但治疗14~28 d后, 残余瘤组织血管生成增加, 其机制可能通过HIF-2α/VEGF-A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