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血液学杂志》 >免疫抑制治疗后合并血流感染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免疫抑制治疗后合并血流感染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后合并血流感染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7月行ATG治疗的264例SA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征及其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其近期(治疗后3、6个月)疗效,并进行远期预后分析。结果 264例患者中有49例(18.6%)ATG治疗后出现血流感染。49例患者中男31例,女18例,中位年龄20(4~62)岁,其中极重型AA(VSAA)38例,SAA 11例,治疗后至发生血流感染的中位时间为13(2~233)d。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最常见的菌种,分别占28.4%、20.9%及14.9%。23例(46.9%)患者合并耐药菌血流感染。VSAA患者ATG治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为28.4%(38/134),显著高于SAA患者的8.5%(11/130)(P<0.001)。VSAA(RR=4.77,95%CI1.97~11.52,P=0.001)、ATG治疗前1周仍合并感染(RR=4.76,95%CI2.05~11.11,P<0.001)是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ATG治疗后血流感染患者与无感染者比较,3个月血液学反应率分别为10.6%及35.6%(P<0.001),6个月血液学反应率分别为17.0%及55.6%(P<0.001);5年OS率分别为36.4%(95%CI 21.3%~51.5%)及74.5%(95%CI68.4%~80.7%)(P<0.001)。结论①VSAA患者ATG治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高于SAA;②VSAA和ATG治疗前合并感染为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③ATG治疗后合并血流感染患者较无感染者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