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干扰素-α致大鼠抑郁症模型制备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

干扰素-α致大鼠抑郁症模型制备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 (IFN) -α诱导抑郁症的发生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IFN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CUMS) 组、正常组各10只.IFN组皮下注射IFN-α, CUMS组进行孤养给予CUMS, 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造模后4、8、12 w时, 通过糖盐水实验、旷场试验和新环境进食抑制时间进行大鼠行为学实验.造模后12 w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各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和IFN组比较, CUMS组首先在4 w时, 大鼠的行为学实验出现显著性差异 (P>0. 05) , 随着时间延长, 逐渐增强;与正常组比较, IFN组在应用IFN皮下注射第4周时, 大鼠的行为学实验没有明显改变 (P>0. 05) , 到第8周时开始出现行为学异常 (P<0. 05) , 到12 w时, 行为学变化与CU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与正常组比较, IFN组和CUMS组大鼠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降低 (P <0. 05) , IFN组和CU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与正常组比较, CUMS组和IFN组在处理因素实施12 w时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减低, 促甲状腺激素 (TSH) 升高,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IFN组与CU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IFN-α能够成功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可能是IFN-α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诱发抑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