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血浆活化蛋白C水平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机制

血浆活化蛋白C水平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机制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活化蛋白C( APC)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方法2型糖尿DN病未接受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和本院体检中心52例健康志愿者。 ELISA法检测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sTM)、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APC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尿蛋白严重程度将60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26例(30 mg/d<尿蛋白量≤300 mg/d)和蛋白尿组34例(尿蛋白量>300 mg/d);根据患者IMT水平分为IMT<0.1 cm组12例、0.1 cm≤IMT≤0.12 cm组14例、IMT>0.12 cm组34例;分析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 IMT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sTM、sVCAM-1、sEPCR呈明显正相关( P<0.05);APC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sTM、sVCAM-1、IMT呈明显负相关(P<0.05);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蛋白尿组之间 sTM、sVCAM-1、sEPCR、APC、IM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颈动脉IMT组之间AP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 DN患者血浆AP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IMT呈负相关,APC水平降低可能导致炎性介质水平升高和内皮细胞损伤而参与DN患者AS的发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