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改变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改变

         

摘要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方法 入选SIVD患者15例为SIVD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序列和DTI序列的MRI检查,应用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值,比较2组DTI上FA和MD值有差异的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改良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18.07±2.12)分vs(29.10±0.85)分、(10.00±1.24)分vs(30.78±0.72)分和(9.33±1.68)分vs(26.75±1.12)分,P<0.01].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存在广泛的白质纤维束改变,且左侧白质纤维束改变多于右侧,FA值明显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胼胝体(膝部和体部为主)、双侧扣带束、左侧上纵束、双侧下额枕束、丘脑后辐射、钩束、双侧额叶前部皮质下白质等;MD值明显增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胼胝体、穹窿联合、左侧下额枕束、左侧上纵束(P<0.05).结论 DTI技术可作为检测SIVD早期脑白质改变的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