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探讨陈旧性脑梗死缺血脑区的影像学特点和加压灌注治疗

探讨陈旧性脑梗死缺血脑区的影像学特点和加压灌注治疗

         

摘要

目的 研究低灌注脑缺血区的影像学特点,检验经动脉内加压灌注治疗陈旧性脑梗死的可靠性和疗效,以探讨加压灌注治疗的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对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责任病灶进行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比值测定(患侧/健侧),确定低灌注脑区的影像学特点和缺血分期:代偿期(rCBF保持正常,rCBV升高,MTT延长);失代偿期(rCBF轻度下降,rCBV正常或下降,MTT延长);梗死前期:(rCBF下降,rCBV下降,MTT延长).结合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进行加压灌注治疗;术后复查PWI,对比相应区域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评定治疗效果;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标准对45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45例脑梗死患者经加压灌注治疗后,神经缺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NIHSS中位数由10分降到8分;对比术前和术后的脑灌注磁共振影像,大部分皮质型脑梗死(14/19)、所有分水岭区脑梗死(23/23)血流灌注状态有所好转,2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无效(2/3).结论 脑梗死后长期存在低灌注脑区,DSA结合PWI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低灌注脑区的缺血损害程度以及治疗价值,侧支循环的建立是加压灌注治疗能否起效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