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重庆万州区民国场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重庆万州区民国场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摘要

2004年9月5日上午11时25分,重庆万州区铁峰乡吉安村发生一大型滑坡--民国场滑坡.该滑坡呈长扇形展布,前缘宽约550m,后缘宽约100m,纵长约1350m,前缘与后缘高差约325m;平均厚度约10m,面积为5.4×105m2,体积为5.4×106m3.此滑坡为顺层基岩滑歧;滑动面为炭质页岩,平直、光滑;总滑动方向呈NW 325°,滑动方式为牵引式.滑坡堆积物以块石、粘土及被毁建筑物碎屑为主.在滑坡的前部最厚可达35m,一般20~25m;中部陡坡地段厚度小于5m,缓坡地段厚度一般15~20m.后部分布最薄,仅1~2m,部分地段出露滑面(滑床).滑坡形成机制:顺坡向、中等倾角的地质结构及岩层中的炭质页岩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河流冲刷与人类活动是形成的外部动力;暴雨是导致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民国场滑坡的发生警示:在三峡水库区Ⅲ期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及治理中必须对万州区顺坡向、中缓倾角且具有软弱夹层的库岸斜坡充分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