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泥石流排导槽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泥石流排导槽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摘要

泥石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5.12汶川地震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排导槽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防护措施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泥石流排导槽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比较全衬砌槽和软基消能型槽的结构特点、排导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其中全衬砌槽束水冲砂的特点增加泥石流的排泄,减少淤积,适于下游有广阔停淤区域或主河有足够输移能力的泥石流;而软基消能槽设置贯穿型横向潜槛,增大摩擦,降低流速,适于下游有城镇、铁路、工厂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泥石流;分别从横纵断面优化、材料选择等角度总结了排导槽的研究进展:初步界定排导槽合理纵比降为3°~10°;横断面上对矩/梯形、圆形、V形等几种主要槽型水力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圆形断面最优;尝试运用高强混凝土等新型材料或结构增加排导槽的抗磨强度,延长其使用年限;综合考虑泥石流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条件、施工难易程度、经济与否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排导工程;指出随着各项土木工程中生态需求的日益增长,今后研究工作中应加强模型试验,尤其是交错齿槛等生态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泥石流排导槽的优化设计体系.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 作者

    高全; 陈晓清; 赵万玉;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工程地质学 ;
  • 关键词

    泥石流 ; 排导槽;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