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肝癌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肝癌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51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采用层粘连蛋白、CD34和肝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基质型VM表达,分析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151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基质型VM阳性31例(20.5%)。组织中基质型VM阳性肝细胞癌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肿瘤较大(χ~2=4.132,P=0.042),血管侵犯率高(χ~2=5.825,P=0.016),Edmondson分级高(χ~2=5.256,P=0.022),pTNM分期晚(χ~2=6.218,P=0.013)。基质型VM阳性患者和基质型VM阴性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7%、34.6%、11.5%和86.7%、64.7%、40.3%(χ~2=14.852,P<0.00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1.9%、19.4%、6.5%和63.3%、40.6%、19.6%(χ~2=10.065,P=0.002)。对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单、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发肿瘤、血管侵犯和基质型VM表达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管侵犯和基质型VM表达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中存在基质型VM,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分级、分期、血管侵犯有关,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