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血管活性肠肽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管活性肠肽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

<正>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tumor,VIPom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年发生率千万分之一,发病年龄平均49岁[1]。大约80%的VIPoma在胰腺,其他20%发生在胃肠道、食管和交感神经节[2]。胰岛D1细胞产生大量的具有血管活性作用的肽类物质[3],即血管活性肠肽,通过血管活性肠肽对上皮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和其自身与其他激素的作用而导致水样腹泻,低钾血症、低胃酸(合称为VIPoma三联征)。本病1958年首次由Vetoer和Morrison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