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Solitaire AB型(S-AB型)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取辅助动脉溶栓(16例)、抽吸取栓(18例)、球囊扩张治疗(12例)为对照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22.8±5.2)分, 病变部位:颈内动脉末端4例, 大脑中动脉M1段18例, 大脑中动脉M2段24例;46例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S-AB型可回收支架治疗为观察组, NIHSS(23.4±4.1)分, 病变部位:颈内动脉末端5例, 大脑中动脉M1段15例, 大脑中动脉M2段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溶栓分级评价术中血管再通情况, 于术后1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判断短期再通情况, NIHSS评价术前、术后4周的神经功能, 病情伤残表量表评分(MRS)评价术前、术后2和4周的神经功能。结果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22.8±5.2)和(23.4±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4, P=0.54);术后观察组NIHSS(12.2±1.6)分、对照组(7.6±1.1)分,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68, P&0.01)。观察组术中血管再通成功率91%(42/46), 对照组为76%(35/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 P=0.04)。观察组短期血管再通率为84%(39/46)、闭塞率为15%(7/46), 对照组短期血管再通率为70%(32/46)、闭塞率为30%(14/46), 两组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6, P=0.01;χ2=6.566, P=0.01)。术后2、4周MRS观察组分别为(5.51±0.34)、(2.39±0.47), 对照组分别为(6.87±0.46)、(3.26±0.3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25, 9.661, 均P&0.01)。结论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S-AB型可回收支架治疗, 可增强神经功能及血凝机制改善效果, 提高血管再通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