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散发型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相关型胃泌素瘤临床特征比较

散发型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相关型胃泌素瘤临床特征比较

         

摘要

目的分析散发型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有卓-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且经病理确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 排除仅有高胃酸分泌表现而无NEN证据者以及合并其他非NEN肿瘤者。根据上述标准, 收集2003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2例胃泌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符合胃泌素瘤诊断标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患者, 被诊断为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1)经基因检测证实存在MEN1基因致病突变;(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分泌腺体的NEN, 即垂体、甲状旁腺、胸腺、胰腺以及肾上腺NEN;(3)发生NEN且至少一个一级亲属诊断为MEN1。其余胃泌素瘤定义为散发型胃泌素瘤。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散发型与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内镜下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胃泌素瘤患者中, 散发型33例, MEN1相关型19例, 散发型和MEN1相关型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腹泻(24/33, 72.7%;17/19)和腹痛(19/33, 57.6%;9/19)。与散发型胃泌素瘤相比, MEN1相关型诊断推迟时间更长[(7.4±4.9)年比(3.9±5.2)年, t=-2.355, P=0.022];多发肿瘤比例更高[9/19比15.2%(5/33), χ2=6.361, P=0.012];肿瘤最大径更短[(1.7±1.0)cm比(3.1±1.8)cm, t=2.942, P=0.005];肿瘤分级更低[G1:15/18比39.4%(13/33);G2:2/18比54.5%(18/33);G3:1/18比6.1%(2/33), Z=-2.766, P=0.006];血清胃泌素高于正常值10倍的比例更低[2/17比56.0%(14/25), χ2=8.396, P=0.004];合并2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的概率更高[6/19比3.0%(1/33), χ2=6.163, P=0.013);出现肝转移比例更低[4/19比51.5%(17/33), χ2=4.648, P=0.031]。散发型与MEN1相关型的胃泌素瘤在内镜下无明显区别, 均为高胃酸刺激下胃黏膜粗大、红肿, 可见胃、十二指肠多发溃疡。合并2型g-NET的胃泌素瘤表现为胃底、胃体多发息肉样隆起性病变。68Ga-SSR-PET-CT扫描对两种类型的胃泌素瘤都有100%的检出率, 但与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比较, 18F-FDG-PET-CT扫描对散发型胃泌素瘤检出率更高[11/19比3/15, χ2=4.970, P=0.026]。在散发型胃泌素瘤患者中, 有19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8例行肝动脉栓塞术(TAE), 另有5例行手术联合TAE治疗。在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患者中, 有13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另6例行保守治疗。全部患者中位随访21.5(1~129)个月, 5年总体生存率为88.4%。散发型与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89.5%和80.0%(P=0.949);发生与未发生肝转移胃泌素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76.2%比100%(P=0.06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散发型胃泌素瘤比较, MEN1相关型胃泌素瘤诊断延迟时间更长, 肿瘤最大径更小, 肿瘤分级更低, 发生肝转移风险更低, 且更易合并2型g-NET;但两者的生存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