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长期疗效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长期疗效

摘要

cqvip: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长期疗效,探索影响疗效的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经IVR治疗的确诊为ICNV的61例61眼患者数据资料,对比IVR治疗前后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高度以及椭圆体带(EZ)缺失长度的变化,分析不同IVR治疗次数以及不同ICNV分型初诊时各项临床指标的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41.5±4.6)个月。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LogMAR)分别为0.59±0.32和0.17±0.12,CRT分别为(331.18±80.42)μm和(245.07±44.67)μm,PED高度分别为(246.73±104.75)μm和(205.78±117.01)μm,EZ缺失长度分别为(2 315.10±1 233.77)μm和(1 325.98±1 157.30)μ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R治疗ICNV后患者BCVA、CRT、PED高度及EZ缺失长度均有明显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疗程为1年以内,治疗次数≤3次,患者初诊时的CRT及PED高度值可能是影响其最终行IVR治疗次数的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