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Epi—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评价

Epi—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评价

摘要

背景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是一种新的角膜激光屈光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行Epi—LASIK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08年1—9月行Epi—LASIK矫治近视并随访1年的患者共104例208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低中度近视组111眼(屈光度≤一6.00D)和高度近视组97眼(屈光度〉-6.00D),分析比较2组手术眼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分级、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1、3、6个月、1年的视力、屈光度、眼压、手术安全指数、有效指数和角膜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结果与低中度近视组比较,高度近视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1级以上的眼数分别为20眼(18.02%)和29眼(2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0,P〈0.05);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5.49±0.83)d和(5.85±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77,P〈0.05);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术后1年术眼的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101眼(90.99%)和73眼(75.26%),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1行者分别为1l眼(9.91%)和16眼(15.46%);下降≥1行者分别为4眼(3.60%)和6眼(6.18%),残余屈光度≤±1.00D者分别为102眼(91.89%)和83眼(85.57%),安全指数分别为1.04和1.01,有效指数分别为0.98和0.96。2组间术后1年内的视力、残留屈光度、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度近视组6眼发生haze,高度近视组9眼发生haze,但术后1年内2组间平均haze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术后出现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者分别为10眼和9眼,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后恢复正常。结论Epi—LASIK术后刺激症状轻,haze的发生率低,对不同屈光度的近视眼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矫治手术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