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

土壤动物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群落,在分解凋落物、土壤有机质以及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探究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种植方式,本文研究了有机与常规栽培、大棚与露天、茄果与叶菜等不同栽培模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种群数量、组成和多样性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Tullgren法在18个样地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3?869只,隶属于2门14目30科(亚目)。辐螨亚目、甲螨亚目以及等节跳科构成了研究区土壤动物的主要部分。2)露天条件下,有机栽培使5~10cm和10~15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但大棚条件下,有机栽培使0~5cm和5~10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显著低于常规栽培。3)有机栽培下,大棚内0~5cm和10~15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显著低于露天,且棚内10~15cm层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显著高于常规栽培;而常规栽培下,大棚内5~10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著高于露天。无论有机和常规栽培,棚内0~5cm层中小型土壤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高于露天。4)有机栽培使叶菜作物10~15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显著低于常规栽培,且0~5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常规栽培使叶菜作物0~5cm和5~10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显著高于茄果作物。因此,在设施条件下采用有机栽培和管理,且利用作物轮作可能更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的增加。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年第8期|P.1147-1156|共10页
  • 作者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动物学;
  • 关键词

    有机栽培; 大棚种植; 露天种植; 作物种类; 中小型土壤动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