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消化外科》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食管远端测压及24 h pH监测、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术前评估情况,首选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对于食管远端测压显示食道蠕动功能不协调的患者行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①反流症状的主观改变情况;②术后食管远端测压及24 h pH监测情况;③食管黏膜病变进展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术后1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术后每6个月复查胃镜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12例患者中7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5例行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7例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联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无中转开腹。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8±21) min,术中出血量为(27±13)mL。12例患者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2.3±1.2)d。(2)随访情况: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①反流症状的主观改变情况:术后1个月12例患者均完成问卷调查。烧心评分为0分:12例患者反酸得到缓解,无需服用抑酸药控制症状;3/4患者腹上区隐痛不适得到缓解,2例患者胸骨后疼痛得到缓解。术后2周,患者有轻度的吞咽困难或腹胀,通过饮食指导均在4周内恢复正常饮食,吞咽困难评分为2分(0~4分):没有患者需要住院或手术干预治疗。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评分为9分(7~10分)。②术后食管远端测压及24 h pH监测情况:食管下端括约肌静息压为(12.8±2.8)mmHg(1 mmHg=0.133kPa)。DeMeester评分为(11±3)分。③食管黏膜病变进展情况:9例短段巴雷特食管患者中,2例术后1年发现食管黏膜病变完全消退,1例术后1年发现食管黏膜病变部分消退,6例术后2年发现食管黏膜病变无变化。3例长段巴雷特食管患者中,1例术后2年发现食管黏膜病变部分消退,2例(均为巴雷特食管伴有低度分化不良)术后2年发现食管黏膜病变无变化。结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患者在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