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消化外科》 >经肛门取出标本的改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乙状结肠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经肛门取出标本的改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乙状结肠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经肛门取出标本的改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乙状结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乙状结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47例行经肛门取出标本的改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乙状结肠前切除术的直肠乙状结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术中切除肠管直接经肛门拖出,不取腹部小切口。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47例患者中,8例行结肠肛管超低位吻合术;3例行末端回肠预防性造瘘术;1例将拟切除标本外翻后行括约肌间切除术。4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22±73)min,术中出血量为(21±9)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7±0.8)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3±1.0)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5)d。术后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2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尿潴留1例,于术后4周拔除导尿管。47例患者肛门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为(10±4)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7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7)枚,均为R。切除。肿瘤病理学诊断:直肠乙状结肠腺癌38例(高分化1例、中分化32例、低分化5例),混合型癌4例,管状绒毛腺瘤2例,黏液腺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灶癌1例。47例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为(3.5±1.5)cm。术后肿瘤病理学T分期:T1期4例,T2期9例,T3期18例,T4a期14例。术后肿瘤病理学N分期:N0期30例,N1期8例,N2期7例。术后肿瘤病理学TNM分期:Ⅰ期Ⅱ例,Ⅱ期19例,Ⅲ期15例。2例管状绒毛腺瘤无分期。(3)随访情况:47例患者中,42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38例患者无瘤生存,3例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死亡。结论经肛门取出标本的改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乙状结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乙状结肠肿瘤安全可行,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