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艾滋病患者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艾滋病患者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摘要

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了解引起肠道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方法选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0至2014年临床确诊艾滋病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的感染科住院患者310例。所有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获取活检样本,通过HE染色、特殊染色,包括六胺银(GMS)、高碘酸雪夫(PAS)、抗酸染色及巨细胞病毒(CMV)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分析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确定艾滋病患者肠道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结果艾滋病患者肠道内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改变(93.9%),部分严重者黏膜上皮变性坏死,局部糜烂及溃疡形成。310例艾滋病患者中,139例(44.8%)检出病原体,其中CMV感染47例(15.2%),分枝杆菌感染36例(11.6%)、马尔尼菲青霉感染21例(6.8%),隐球菌感染10例(3.2%),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1.0%),隐孢子虫感染2例(0.6%),其他未能确定类型的真菌及细菌感染共20例(6.5%)。结论艾滋病患者的肠道病变以肠道慢性炎症多见,肠镜黏膜活检病理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肠道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