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所致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所致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导致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培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的13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菌株经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并采用纸片确证扩散法检测菌株是否产ESBL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产ESBLs菌株致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31例患者中,产ESBLs菌株感染65例,非产ESBLs菌株感染66例。产ESBLs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氨曲南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5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是0~2.0%、2.3%和0~14.3%、26.7%。单因素分析显示,近3个月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χ~2=18.322,P<0.01)、有产ESBLs菌株感染史(χ~2=14.610,P<0.01)、近3个月内留置导尿管(χ~2=13.016,P<0.01)、近3个月内医疗机构入住史(χ~2=11.269,P<0.01)、近3个月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χ~2=10.638,P<0.01)、医院获得性感染(χ~2=8.205,P<0.01)、近3个月内留置深静脉导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χ~2=4.817,P<0.05)以及近3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χ~2=4.265,P<0.05)的患者在产ESBLs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近3个月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OR=6.851,P<0.01)、有产ESBLs菌株感染史(OR=6.344,P<0.01)、近3个月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OR=3.719,P<0.01)以及近3个月内留置导尿管(OR=3.180,P<0.05)是造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且呈多重耐药,碳青霉烯类仍是最敏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导尿管留置指征以及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准则,彻底清除既往产ESBLs的病原菌,可能是降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有效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