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色谱》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分析3种解热镇痛药物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分析3种解热镇痛药物

         

摘要

针对生物体液样品开展药物的绿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以3种解热镇痛药(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及非那西汀)为研究对象,以嵌段聚合物为涂层,建立了药物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分析新策略.首先,采用活性/可控自由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合成制备得到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t-GMA)),并将其涂覆到毛细管内壁;其次,通过考察影响OT-CEC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嵌段聚合物的聚合时间、涂覆毛细管嵌段聚合物的浓度、电泳运行缓冲液的种类和pH值、有机溶剂添加剂等,优化了3种解热镇痛药物的OT-CEC分离条件;最终发现,不需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仅采用50.0 mmol/L乙酸钠-乙酸(pH 5.7)作为OT-CEC的缓冲溶液,就能实现3种解热镇痛药物的基线分离.在8.0~2.5×103μmol/L范围内,分析物峰面积与其对应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0~2.5μmol/L.结果表明:P(St-GMA)在溶液中自组装所形成的类表面活性剂胶团结构增强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与解热镇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提升了解热镇痛药物的OT-CEC分离效率.该工作不仅为制备新型聚合物及调控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提供了研究思路,也展示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药物的绿色OT-CEC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潜力.

著录项

  • 来源
    《色谱》 |2020年第9期|1107-1114|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元素及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关键词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解热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