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脑白质高信号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功能转归的影响

脑白质高信号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功能转归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s)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急诊卒中绿色通道就诊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接受机械取栓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卒中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心房颤动史、高脂血症史)、吸烟、饮酒、基线实验室检查、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资料如闭塞部位、静脉溶栓、手术时间、WMHs评分,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根据MRI图像,采用Fazekas量表对WMHs负荷程度进行评估(脑室旁和深部WMHs评分相加,0分为无病变,1~2分为轻度,3~4分为中度,5~6分为重度),并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无WMHs组(Fazekas量表评分0分)、轻中度WMHs组(Fazekas量表评分1~4分)、重度WMHs组(Fazekas量表评分5~6分)。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WMHs严重程度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功能转归的关系。采用发病90 d(±3 d)mRS评估患者功能转归(mRS 0~2分为功能转归良好,3~6分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224例患者,146例(65.2%)合并WMHs,其中39例(17.4%)为重度WMHs。20例(8.9%)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117例(52.2%)发病90 d后功能转归不良。无WMHs组(78例)、轻中度WMHs组(107例)和重度WMHs组(39例)患者术后90 d功能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1,P<0.01),重度WMHs组发病90 d功能转归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无WMHs组或轻中度WMH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WMHs是发病90 d后功能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20,95%CI:1.102~9.406,P=0.033),但与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相关(OR=3.220,95%CI:0.720~14.395,P=0.126)。结论重度WMHs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功能转归不良相关,而与症状性颅内出血无关。本研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