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双房同步起搏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双房同步起搏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摘要

双房同步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伴房间传导阻滞导致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已应用于临床.通过对6例安置双房同步起搏器病人术前及术后1~2年的随访来探讨实际应用中若干需要重视的问题.结果:①术前P波时限和离散度分别在110~150ms和10~50ms之间,双房同步起搏后则分别为80~120ms和10~30ms.②1例房颤发作消失、3例控制、2例无效.③冠状窦电极脱位3例.结论:①严格掌握双房同步起搏的指征是确保疗效的关键,P波时限和离散度同时延长且延长越多,越适于双房同步起搏.②程控为双极AAT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双房同步、合并房室阻滞的病人应选用具有DDTA功能的起搏器.③双房同步起搏体表心电图表现为P波时限短、负向或正负双向,PR间期相应缩短.④Medtronic 5866-38M型适配器串联连接双房电极,心房电极总阻抗是右房和冠状窦电极阻抗之和,不应误认为电极脱位,需相应提高起搏电压以维持有效起搏.⑤冠状窦专用电极头端两个弯度必须均进入窦内,以深处为佳,导管缝扎固定须谨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